新闻资讯
NEWS
新闻资讯
NEWS
联系我们
Contact us

联系人: 张生

手机: 13800000000

电话: 400-123-4567

邮箱: admin@bet356体育在线(亚洲版)官方网站-欢迎莅临Welcome

地址: 广东省广州市bet356体育在线(亚洲版)官方网站

行业资讯

亚洲bet356体育在线官网服务高质量发展丨亮出大连底色!决战决胜抢开局

作者:小编 点击: 发布时间:2025-04-20 07:43:24

  亚洲bet356体育在线官网服务高质量发展丨亮出大连底色!决战决胜抢开局2025年是全面振兴新突破三年行动决战决胜之年,为充分展示我市起步即冲刺、开局即决战的奋进姿态,更好地坚定信心、提振士气,助力打好打赢决胜之年决胜之战,大连市政府新闻办召开“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 决战决胜抢开局”主题系列新闻发布会。

  3月24日,市政府新闻办召开“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 决战决胜抢开局”主题系列新闻发布会第四场,邀请大连市生态环境局副局长张泽勇,大连市海洋发展局副局长秦强,瓦房店市委、市政府副市长任传英,庄河市委、市政府副市长王野介绍相关情况。

  2025年,市生态环境局锚定“决战决胜”目标,贯彻“三个坚持”,实施“三个抢先”,坚决打好蓝天保卫战,为“两先区”高质量发展提质升级提供绿色的底色和成色。

  据生态环境部发布数据,我市1月份空气质量在全国168个重点城市中排名第8,创1月历史最好成绩。截至3月15日,我市PM2.5平均浓度为35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20.5%,PM2.5平均浓度和下降幅度均全省最优。

  大连市委、市政府把蓝天白云作为美丽大连的一张亮丽名片。2024年,市政府印发《大连市空气质量持续改善行动实施方案》,提早确定2025年度目标,氮氧化物和VOCs排放总量分别比2020年下降10%以上;在市政府工作报告中,高标准提出优良天数比例达90%的目标,全力保障决胜之年大连良好“气质”。提出“八个持续”共25条工作举措,完善统筹协调、齐抓共管、社会共治的现代化环境治理体系,以高水平保护推动高质量发展。

  燃煤供暖、烟花爆竹、扬尘等是影响一季度空气质量的重要因素,市生态环境局提早谋划,系统发力,坚决打好开局决战。

  印发《关于开展燃煤锅炉综合整治的通告》,分区域、分年度,精准、科学、有序实施整治工作。已淘汰35吨及以下燃煤锅炉49台,超低排放改造65蒸吨及以上燃煤锅炉60台。

  为保障公共安全和公民人身财产安全,市政府发布《大连市人民政府关于做好烟花爆竹燃放管控工作的通告》。通过管控,春节期间,全市烟花爆竹领域未发生安全生产事故,城市消防火情明显下降,空气质量优良率为100%。

  会同住建、等部门,制定扬尘污染防治责任公示制度、环境卫生作业管理考核办法。借鉴北京市地方标准,创新引进道路积尘走航车,科学评价道路扬尘水平,并推进问题整改。

  蓝天保卫战从来不是一蹴而就,靠的是久久为功。开年以来良好空气质量一方面得益于抢抓开局的努力,也得益于前期实施的一系列污染治理措施。

  坚持“无事不扰,有事必到”,积极组织协调上级部门和行业专家,帮助钢铁企业研究解决超低排放改造中的问题,列入省、市台账的35个项目全部完成建设。

  印发《大连市水泥行业超低排放改造实施方案》,实施水泥行业超低排放改造,3家在产水泥企业有组织排放改造全部完成。

  实施“一厂一策”深度整治280余家,完成3家原油成品油码头油气回收设施建设,完成120家年销售量3000吨以上加油站三次油气回收设施建设。

  通过一系列治理,减排二氧化硫5500吨、氮氧化物4000吨、颗粒物400吨、挥发性有机物4000吨,提前完成“十四五”减排目标。

  近年来,大连市重点行业企业积极落实高质量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要求,高标准实施了一批污染防治工程,为全市的蓝天白云作出了积极贡献。市生态环境局全力支持企业污染治理,采取“集中培训bet356体育在线(亚洲版)官方网站、印发指南、专家审核”等方式,全力帮助企业争取专项资金支持,自2024年以来,仅在大气污染防治领域,我们就为企业争取中央资金2.81亿元,拉动企业环保投资14.6亿元,受益行业企业涵盖钢铁、水泥、燃煤锅炉、涉挥发性有机物、工业炉窑等,切实减轻企业负担,助力企业发展,切实优化营商环境,有效提高企业治污积极性。

  中央大气污染防治资金是指通过中央一般公共预算安排,专门用于支持大气污染防治等方面的资金。相关企事业单位可作为项目实施主体申请资金,用于大气污染治理设施升级改造,通过审核的项目可获得投资额10%—50%不等的补助。欢迎相关单位积极开展申报。

  ●加强重点行业污染治理。持续推进燃煤锅炉综合整治,加快推进水泥超低排放改造,深入开展挥发性有机物治理。

  ●加大移动源整治力度。推进重点行业企业清洁运输。加强检测机构监管,严肃查处作弊造假违法行为。

  按照市委、市政府工作部署,市海洋发展局着眼做大做强我市渔业产业,我局立足全市渔业产业发展现状,系统梳理当前制约我市渔业产业发展的困难和问题,牵头制定了《促进大连市现代渔业产业高质量发展若干举措》。《举措》包括12个方面26条举措,聚焦壮产业、强科技、树品牌、促交流等现实课题,着力增强渔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加快推进全市现代渔业产业高质量发展。

  促进传统粗放养殖模式向资源友好的海洋牧场转型,支持渔业重点龙头企业加大自主创新力度,发掘海洋牧场自然禀赋和资源优势,引导拓展渔业新场景、新业态、新模式,推动渔业与文旅产业深度融合,延伸纵向产业链条,形成风光渔旅产业增长点。

  科学扩大海参、虾夷扇贝、海胆、裙带菜、皱纹盘鲍等特色优势苗种繁育规模,引进、改良海参、魁蚶等本地优势品种,大力提升苗种本地化率和质量,打造中国北方特色渔业种业基地。

  支持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将渔业及水产品加工作为重点领域,通过科技计划项目支持高校、科研院所、企业等开展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助力辽渔集团开展南极磷虾活性物质开发利用。

  提升科技创新平台能级,组织在连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业,联合开展渔业重点领域上下游产业链和各级创新平台建设。

  高标准建设科技成果转化服务平台,发展市场化、专业化技术转移机构,精准开展科技成果对接活动,促进渔业领域科技成果转化应用。

  引导企业积极参加各类展会,继续举办“海博会”,拓宽我市渔业领域的品牌展示、招商引资、合作交流等渠道平台。

  用品牌效应搭建销售体系,在认证授码34家“大连海参”原产地企业基础上,扩大认定企业规模,带动“大连鲍鱼”“大连海胆”等区域公共品牌实现增值,有力拓宽海胆、河豚等高附加值品种国内市场销售渠道。

  拓展国际贸易交流。充分发挥我市港口优势和渔业加工优势,积极推动相关国家水产品进口,拓展我市加工原料渠道。

  优化口岸通关服务。推动进口来源多元化,强化源头管控,加强关地合作,助力企业急需国别优质原料准入注册,合规进口。

  打造“通关提速工程”,实施进口加工贸易“水产直通”快速验放模式,提升口岸食安技术保障能力和监管智能化效能,维护产业供应链安全稳定。

  作为全国重要的渔业产业基地,2025年,我市将大力推动渔业产业转型升级,主要从三个方面持续发力。

  推动近岸产业升级,促进传统近海粗放养殖向资源友好的深远海养殖转型,年内建成4个以上国家级海洋牧场。大力发展深远海养殖,扩大深水重力式网箱建设规模,推动已谋划项目建设,重点推进大连理工大学获批的农业农村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落地转化示范。继续实施增殖放流,有效养护渔业资源环境,2025年计划增殖放流苗种30亿尾以上。

  围绕我市渔业特色养殖品种,建立水产种业“2+7+N”的研发生产新格局,加快水产种业研发转化,稳步提升国家认定水产品数量,构建现代渔业种业体系,打造中国北方特色渔业种业基地。

  开展水产绿色健康养殖技术推广“五大行动”,积极发展海面鱼贝藻轮养bet356体育在线(亚洲版)官方网站、套养,海底参藻、贝藻等多营养层级的综合生态健康养殖模式。实施“2.0批次/千人”全市水产品质量安全监测计划,加强养殖源头重点区域、重点品种、重点时段的水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严厉打击违法使用禁用、限用投入品行为,确保水产品质量合格率达到98%以上。

  下一步,市海洋局将聚焦推动全市渔业产业高质量发展,在渔业产业的规划、品种、模式、科技、市场、品牌、贸易、金融、监管、政策等方面补齐短板,不断提升渔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助力大连现代海洋城市建设取得新进展新成效。

  年初以来,瓦房店市全面贯彻落实省委、大连市委决策部署,聚焦“六个建设”和《提升清单》目标任务,以“开局即冲锋、开战即决战”的奋斗姿态,抓紧抓实重点工作,全力夺取一季度“开门红”。

  落实“两新”政策,21家企业成功申报消费品以旧换新活动。1-2月份,家电、手机等3C产品以旧换新,老旧营运货车和农机械报废更新等活动拉动消费近1000万元。

  春节期间开展系列旅游活动,复州古城、伊甸旅游度假区、将军石滑雪场等景区成为热门打卡地,全市累计接待游客58万人次,同比增长10.78%;旅游综合收入3亿元,同比增长23.72%。

  开展“项目建设年”活动,围绕中央预算内投资、超长期国债、地方专项债等政策,拓宽思维谋项目、精准发力找项目、攻坚克难建项目,全力推动项目建设。

  截至目前,共谋划储备中央政策性资金项目237个,总投资约244亿元。一季度,预计签约省外亿元以上项目20个,投资总额26亿元,预计落地项目7个,投资总额11亿元。

  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强化数字赋能,推动轴承制造产业和现代生产性服务业融合发展;加速布局新能源产业赛道,推进900MW陆上风电、300MW共享储能等项目;聚焦通用及专用零部件产业,大力延链、补链、强链,不断提升集群规模效益;做优农副食品加工产业,促进龙城集团、辽参集团等头部企业向精深加工行业延伸。

  推动农村一二三产融合发展,发展海参、大樱桃、肉鸡等特色农业产业。1-2月份,完成农牧业总产量12万吨,实现产值21亿元,增长4.12%。

  整合电商平台、电商创业者、农业合作社、物流快递等资源,成立地理标志农产品产业联盟,依托瓦房店特产馆平台,将更多农产品推向市场。

  加强城乡基础设施建设,推进主城区排水防涝通道治理、龙山污水处理厂提标扩容等项目;实施29座小型水库维修养护和驼山乡水库维修加固项目,城乡发展“硬”实力得到提升。

  打造营商服务新IP,提出“瓦事如意”品牌概念,利用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提升服务效率和质量。

  积极做好建设用地要素保障,确保符合产业和用地政策的重大项目指标应保尽保,完成土地手续报批21个、涉及面积20余万亩。

  聚焦工业主导产业,通过搭建产学研协同创新平台、实施重点领域关键技术攻关、推进科技成果转化应用等举措,为全市工业企业科技创新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截至2024年底,瓦房店市拥有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217家,辽宁省雏鹰企业30家,辽宁省瞪羚企业17家,各级企业技术中心23家,技术创新中心5家,实质性产学研联盟22个,科技企业孵化器2家。2024年,瓦房店市凭借轴承产业获批“辽宁省工业单项冠军培育县”。

  近年来,我们顺应数字化潮流,积极引导企业数字化转型,华锐重工铸业“大型高端风电铸件智能工厂”获评省级智能工厂;瓦轴集团精密传动轴承公司的“数字化轴承加工车间”成为大连唯一省级数字化车间;远东轴承、中孚轴承获批省级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试点企业。

  凭借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已多门类布局风、光、核、储等新能源产业,年产值近200亿元。其中,红沿河核电厂累计投资900多亿元,总装机量670万千瓦;已建10个风电场,总装机容量约57.2万千瓦;已建地面光伏电站总装机容量5.2万千瓦。2024年,瓦房店规上新能源企业累计完成产值168.8亿元。

  同时,正在积极推进总投资约36亿元的300MW新型储能项目和总投资约18亿元的核能供暖向主城区延伸项目。下一步,还将编制新能源发展规划,探索零碳产业园建设。

  全力以赴扩大投资,继续争取各类政策性资金支持,力争全年实现谋、招、推、建500万元以上重点项目300个。围绕闲置楼宇、土地等资源,开展精准招商,撬动社会投资。重点推进香洲大学城、300MW共享储能、核能供暖等项目。

  千方百计提振消费,实施提振消费专项行动,开展百场以上促消费活动;支持消费品以旧换新,扩大电子产品、家电家居等大宗消费;打造许屯温泉民宿旅游胜地,擦亮复州古城历史文化旅游品牌,激发文旅消费活力。

  大力发展高端轴承产业集群,发挥瓦轴、瑞谷科技等头部企业引领作用,吸引要素聚集,建立“轴承产业联盟”,发展高端轴承产业。对接海智在线公司,鼓励中小企业加入交易平台,助力轴承企业降本增效。

  积极融入船舶与海工装备产业集群,对接长兴岛恒力重工、太平湾风电产业园,深挖瓦房店企业配套能力,并依托闲置资产招引上下游企业,成为长兴岛、太平湾产业溢出承载腹地,推进瓦房店、长兴岛、太平湾一体化发展。

  工业经济方面,坚持科技创新促发展,将鼓励瓦轴、瓦冶轴等企业与黄海实验室、大连理工大学等科研院所合作,转化更多科技成果,今年努力实现规上企业投入研发经费9亿元。

  海洋经济方面,一体谋划、一体开发李官20万亩海域;积极推进3个海洋牧场建设,力争实现渤海海域首个深远海养殖项目。

  外贸外资方面,助力轴承产品、农副产品、木制加工品等企业开拓更多国际市场;助力肉鸡产品企业在俄罗斯、印度、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的销售注册工作。加大外资招引力度,吸引更多高科技含量、高附加值的外资项目,推动瓦房店市实际利用外资工作高质量发展。

  庄河是全国县域经济百强县,凭借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和生态资源禀赋,享有大连的“后花园”“大连水碗”“中国贝类产业之都”“中国草莓之乡”“中国蓝莓之乡”等美誉,在黄海之滨呈现出一幅河湖竞美、山海争辉的美丽画卷。2024年,庄河市地区生产总值突破700亿元,位列赛迪县域经济百强榜第94位,入围县域投资竞争力百强、全国城市营商环境创新县(市)行列,被授予全国首个“中国水产品加工产业之乡”、东北首个国家级“文学之乡”以及“美丽中国·深呼吸小城”和全国“深呼吸生态旅游魅力名县”等称号,更以“风光火核储”一体化能源示范基地擎动绿色未来。

  2025年,庄河市锚定辽宁全面振兴决战决胜目标任务,坚决扛起维护国家“五大安全”责任,抢抓重大政策机遇,更加积极主动融入大连“两先区”高质量发展提质升级大局,奋力推动“区域引领性绿色经济发展示范区和北黄海生态型现代化海滨城市”高质量发展。项目建设与产业发展协同发力,乡村振兴与民生福祉同步提升,一季度,86个在建项目全部复工,总投资257亿元;21个新开工重大项目总投资超40亿元,涵盖清洁能源、现代农业、城乡建设等领域,呈现出蓬勃发展的良好态势。

  庄河具有发展清洁能源的优势,“风光火核储”资源产业齐备,庄河大力推动清洁能源产业发展。总投资264.1亿元的风电项目、17.2亿元的光伏项目、总投资近68亿元的100万千瓦抽水蓄能电站项目。

  庄河核电项目规划建设6台百万千瓦级机组,总装机750万千瓦、概算投资1200亿元。核电一期2台机组(420亿元)10项核准要件齐备待批,配套工程目前正加速推进,建成后将助力大连打造国家级清洁能源示范基地。

  着力推进清洁能源产业延链补链强链,远景海上智能风机装备制造基地、平庄高端电力装备研发制造、沙电莱姆风电主轴承国产化等清洁能源装备制造重点项目加快建设,总投资60亿元。

  支持存量储能装备产业升级扩能改造,总投资13.6亿元的融科全钒液流电解液项目一期将于二季度投产;总投资1.7亿元的中比动力电池两条智能化生产线已开工建设。谋划打造核电(绿能)产业园,重点布局发展绿电、氢能、核能研发利用。

  庄河市坚持“养、捕、加、销、运、游、电”海洋经济全产业链发展,聚力发展生态健康养殖,已建成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区4个,启动玉洋、金海岸2个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区建设。

  总投资29亿元的“海王七星”项目建设东北首座桁架式大型养殖设备,预计5月份开工建设。2025年,庄河市海洋渔业养殖规模约94.7万亩,产量约68万吨,产值约127亿元,海洋经济产业集群产值将突破400亿元。

  坚持把维护粮食安全作为维护“五大安全”的首要任务,粮食产量连续10年稳定在50万吨以上,实施东北地区面积最大、总投资10.55亿元的高标准农田项目,建设面积43万亩,建成后亩均增产40余公斤。

  加快创建全国乡村振兴示范县,大力发展水果、蔬菜、食用菌、畜禽、粮油、中草药、柞蚕七大特色产业,推进农副产品生产加工产业集群产值2025年达到300亿元。

  庄河有各类建筑企业770家,其中建筑施工企业304家。2024年建筑业产值110.5亿元,稳居大连市前列。装备制造产业集群增强内生动力。涵盖铸造、动力电池、风电装备、汽车部件等14个领域,产值近70亿元。已获评“两化”融合贯标企业13家、省“两化融合”试点企业12家,累计认定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13家、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2家。

  “庄河其实不远,这里的空气有点甜”已成为庄河的响亮名片。2024年,庄河旅游综合收入超过90亿元。

  大力推进庄河剪纸、庄河面塑灯等民俗文化和庄河老街、青堆古镇、甲午海战遗址等历史文化资源的保护和开发,推动塔岭来宝沟文旅健康运动小镇项目、海王九岛国家级旅游度假区提升工程相继开工,进一步提升旅游黏性。

  持续打造“庄兴百业 河润万商”营商环境品牌,出台《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提升方案》16条措施精准滴灌,市场主体活力充分涌流。

  年初以来,庄河市以政务服务提质增效为突破口,窗口办事效率实现“双突破”,企业开办全流程压减至4小时,工程建设项目审批时限由100余天缩短至36天;先后两批44 家单位获评大连市“清风辽宁政务窗口”,政务服务“一网通办”率提升至92%,推进政务服务智能化、便民化、数字化。

  年初以来,“春风行动”提供就业岗位超过1300个,就业意向达成率同比提升超两成;“社保服务进万家”开展宣传活动117场,服务群众2万余人,为高龄老人提供“窗口到家”上门服务bet356体育在线(亚洲版)官方网站。2025年确定实施重点民生实事项目30项,总投资约20.24亿元。

  深入实施整县推进美丽乡村建设行动,城乡人居环境质量不断提升。庄河-鲍码河治理、热电联产供热、海洋生态保护修复等生态项目有序推进,空气质量优良率连续五年超93%,6条国考河流近岸水质稳定达标。年初以来,新建口袋公园10个,城市建成区绿化率超40%,绿色低碳城市格局加快构建。

  展望未来,庄河将继续奋进,砥砺前行。深化“一区一城”高质量发展,持续打造更优营商环境,加大创新支持力度,进一步加快项目建设,推动产业升级,提升公共服务水平,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厚植“优”无止境的兴业热土。以更加坚定的决心、更加有力的举措,在全省发展壮大县域经济上走在前、做表率,为大连在省全面振兴新突破三年行动中发挥“先锋队”作用、高质量冲刺万亿GDP城市贡献庄河力量。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相关标签:
热门产品